王強,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山東壽光。1982年1月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博士。教授。2004-2016年任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書法專業帶頭人。兼任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北京社會科學家聯合會委員,北京寫作學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央財經大學當代書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等。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書法。
(1)專著:《老子道德經新研》(2002);《宋詞說略》(1998);《隋煬帝的文化政策與文學實踐研究》(2012);《北京詩歌與北京文化》(合著2011);《北京市歷史文化資源若干典型案例研究》(2013);《中國人的忌諱》(1997/2014);《周邦彥詞新釋集評》(2006);《中國古代公文選注》(2002);《史記漢史人物講讀》(2008);《中國書法導論》(1992);《魏碑》(1999)等。
(3)文學研究論文刊于《北京師范大學學報》、《東岳論叢》、《河北大學學報》、《長江學術》等學術期刊。書法研究論文刊于《中國書法》、《書法》、《書法研究》等學術期刊。

論書法造型與書法文化的走向世界
王強
(散凈居主王強書法作品)
“西學東漸”或許是中國建構現代民族國家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但無論如何,歷史的這一頁正在翻過去。我們今天應該籌劃“中學西進”了,這是中國學者的歷史使命。(《學術月刊》2012年11月)
(散凈居主王強書法作品)
首先,書法之走向世界,書法的角色是什么?無論在政治戰略、文化戰略還是藝術訴求上看,書法都是一個“內圣”而又被賦予“外王”之功能的“棋子”,既然是在“戰略”中被考慮的一份子,那么它就是類如一個“戰士”的角色。

(散凈居主王強書法作品)
書法之走向世界,已經不止是一個藝術問題,它本身就是一個國家文化戰略中的文化問題了。就像習主席最近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講的:“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書法之走向世界,就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事情,它就不只是“書法造型”,還應該把“書法文化”講給人家聽,這是文化傳播的問題,不只是一個藝術傳播的問題了。
(散凈居主王強書法作品)
近百年來,世界人類文化所宗,可說全在歐洲。最近五十年,歐洲文化近于衰落,此下不能再為世界人類文化向往之宗主。所以可說,最近乃是人類文化之衰落期。此下世界文化又以何所歸往?這是今天我們人類最值得重視的現實問題。以過去世界文化之興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則不易再興,而中國文化則屢仆屢起,故能綿延數千年不斷,這可說,因于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自古以來即能注意到不違背天,不違背自然,且又能與天命自然融合一體。我以為此下世界文化之歸趨,恐必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載《中國文化》1991,8第4期。第93-94頁。)
(散凈居主王強書法作品)
百余年來,中國人作學問大抵都是跟著西方人的模式做,體系博大而未必精深;概念時尚而未必盡合符節;表述務追“科學”而語言漸無生命意趣。其實,中國人自古以來形成了一種具有民族特性的言說方式,自己的話說自己的事,往往說得準確。若是說給外國人聽,略用些他們的思路和句式,主要也是為了有一個好的傳播效應;可是,我么反而是用外國人的思路與句式說給我們中國人自己聽,這就猶如古代作詩中說的“隔”。余嘗聞于季羨林先生曰:為什么不好好總結出一套我們自己的文學、藝術的概念來談中國古來的文學藝術問題呢?先師有遺教,我們能不慎思歟!
(散凈居主王強書法作品)
打鐵也須自身硬,中國書法的史論研究、書法創作的實力,決定著中國書法的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