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喜愛夜觀天象的人們總在思考著月亮與地球的關系。鐘表工匠們也不例外,潮汐起落,山海變遷,月相與鐘表的相遇最早可追溯到500年前的座鐘。
說起地道月相表,你首先會想到哪個品牌?經過大數據分析,本文的主角,積家和寶珀,是國人購買月相腕表的主要選擇,而在諸多款式里,尤以積家Master Q1558421和寶珀Villeret 6654成為一些表迷糾結猶豫的兩個不同檔位的選擇。
▲【積家和寶珀:月相腕表圖鑒】
寶珀誕生于1735年,創造了鐘表史無數的第一,而論及現代月相腕表,創造歷史的又是它。1980年代的石英浪潮讓瑞士鐘表很狼狽,各家廠牌都在各尋出路,是向石英表低頭隨大流,還是堅持初心在機械表的道路上走下去,哪怕前方布滿荊棘。
40小時動力儲備,關鍵是寶珀工匠們巧奪天工地將月相和全歷首次結合在腕表上的同時,做到了可以媲美石英表機芯的大小和厚度。
▲【積家和寶珀:月相腕表】
對中國顧客而言,寶珀6654認知度很高,很受歡迎。而搭載866機芯的積家Q1558421則是市場中的后來者。
寶珀40毫米,積家39毫米,寶珀的機芯由321個零件組成,積家為305個。
機芯厚度:寶珀(6654)5.32mm vs 積家(866)5.65mm,顯然,零件數更多的寶珀更薄,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寶珀制表工藝更為精湛。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得出,論硬素質,自詡為“技術控”的積家,機芯研發能力在這款腕表上完全不是寶珀的對手。很多初入門道,還不是那么懂表的表友們,會誤以為積家和寶珀的品牌為同一檔次,進而拿來對比,其實從品牌定位來看,是完全不可比的兩個品牌。實踐出真知,腕表的階級論,是依托于實實在在的素質對比,從這一點而言,積家定位差寶珀一個檔次異常明顯。
積家這款表盤是其最大特色,改善了普通款黯淡無光澤的一貫印象,天然隕石的運用增加了層次感,隕石特有的紋理也很抓人眼球。整個表盤布局相當均衡,月相的藍黃色色彩也比較艷麗。不過,積家固有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刻度的印刷感依舊強烈,隕石面和粗糙的指針刻度,日歷邊框工藝,形成了不和諧的對比。
所以,正面看,積家和寶珀不在一個水平線。
【積家和寶珀:6654 VS. 866機芯對比圖】
反觀寶珀6654,精細打磨和扎實的用料一目了然,比如18K金的擺陀呈現的色澤是合金所不能比擬,貴金屬擺陀能夠為手表更好的上鏈,18K所帶來的份量上的差異,相信每一個試戴過的表友深有體會。
綜觀這幾項對比,盡管工價只相差3萬元,積家Q1558421除了隕石面獨有質感,各方面素質和細節相比寶珀6654仍然處于明顯下風。且寶珀屬于金子塔尖前五陣營,積家勉強可以躋身前十,兩個品牌檔次、定位不同,表友們可根據實際需要作出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