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id="syceu"></cite>
  • <small id="syceu"></small><abbr id="syceu"><table id="syceu"></table></abbr>
  • <abbr id="syceu"><button id="syceu"></button></abbr>
  • www.ymmtgmh.com — 中國知名的頂級女性時尚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2016北京草莓音樂節 有多少人愿意在家看音樂節直播

    來源:摩登時尚網(www.ymmtgmh.com)時間:2016-05-02 13:20作者:摩登中國網熱度:手機閱讀>>

    我們從 4 月 29 日至 5 月 2 日,會每天發布一篇和音樂節有關的文章。他們分別代表了音樂節的策劃者、音樂人、參與者和商業伙伴。這是他們眼中的音樂節。

     

    竇靖童在晚上 7 點上場了。

     

    舞臺下被擠得滿滿當當,要不是臺上一塊實時轉播的大屏給了一個特寫,幾乎沒多少人能看到大風正把這位新生偶像的頭發吹亂。“這是我目前演過最大型的音樂節了。”她在大屏幕里招呼北京草莓音樂節的觀眾說。

     

    吉術齋的團隊此時正待在后臺的導播間,這家制作音樂和音樂人周邊視頻的公司拍攝了草莓音樂節主舞臺。從他們的一張航拍照來看,竇靖童演出時,觀眾可以擠滿超過十個舞臺。

     

    竇靖童在 2016 北京草莓音樂節演出時的航拍圖,來自吉術齋

     

    在北京和上海,主辦方摩登天空把這兩個特大城市的草莓音樂節稱為“超級草莓”,觀眾的規模和樂隊的陣容一樣,都超乎尋常。為了容納更多觀眾,今年的北京草莓音樂搬到了河北香河中信國安第一城,新的場地有 45 萬平米的綠地和 6000 個停車位,是原來的四倍大。

     

    因為吉術齋的另一項工作,這場音樂節比看起來還要大——吉術齋同時為摩登天空的“正在現場”團隊進行北京超級草莓音樂節主舞臺的直播。因為這些制作精良的直播視頻,即使不在現場,人們也可以通過摩登天空旗下的“正在現場”APP 和樂視音樂收看音樂節演出。

     

    根據摩登天空提供的數據,當時在“正在現場”的平臺上,竇靖童的演出直播頁面被點擊了 683678 次。這個數字大約是當天草莓音樂節入場人數的 17 倍。而那一天,“正在現場”北京、上海草莓音樂節直播頁面的瀏覽量超過了 1863 萬。

     

    摩登天空正在把草莓音樂節復制到包括成都、武漢、西安、東莞在內的二三線城市。今年,城市數會增加至 20 個。但很可能,所有這些音樂節的現場觀眾加在一起也不及通過手機和 PC 收看直播的觀眾一半多。

     

    只有現場的觀眾能體會音樂節上的躁動,但也得忍受音樂節現場糟糕的網絡信號,如果當晚在香河,他們大概會因為車輛擁堵多花上幾個小時才能回到家。

     

    在直播間里,這些抱怨都不存在。直播間里的一個熱門話題是用 VR 觀看直播的效果如何。摩登天空在今年推出了“正在現場”的 VR 版本,還把今年草莓音樂節的口號定為“世界是虛擬的,你才是現實” ( The world is virtual, you are the reality)。

     

    還有人在直播間里擔心,直觀和便利很快就會消失。“哪位同學知道,這個是免費看,還是等一下就收費了?”

     

     

    都是直播

     

    人們總是可以在網上找到各種演出現場的視頻,但過去,這些視頻大多是觀眾拿手機錄的。“現場聽到的聲音只是觀眾的大合唱。”后搖樂隊“反狗”的貝斯手梅二說。

     

    音樂直播平臺“野馬現場”的創始人李宏杰認為,音樂人很在意這一點,他們希望演出能以專業的方式呈現。

     

    但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觀眾也會在意。

     

    邵強在朋友圈得知今年草莓音樂節有直播,他專門打開騰訊的直播平臺,找到了 IZ 樂隊在武漢草莓音樂節上的演出。“挺高興的,畢竟搖滾樂這種直播還挺少的,看著還挺新鮮的。”邵強說。他在 Livehouse 麻雀瓦舍擔任運營總監,但近來沒什么理由讓他專程去一趟音樂節。

     

    和邵強抱有差不多想法的人為直播市場創造了需求,他們喜歡音樂,喜歡現場,不過,并不是非得要和幾萬人待在一個地方。邵強認為,更大多數的直播觀眾屬于所在城市“沒有音樂節,沒有音樂現場的,也想看看”。

     

    吉術齋今年 4 月接到了 15 場直播的工作。這個 30 人的團隊在音樂視頻拍攝和制作方面很有經驗,每年用在儲存視頻素材的硬盤上的開銷超過十萬。最出名的一部片子是《音樂的秘密》,關于音樂創作者背后的故事。

     

     

    現在,他們工作的 60% 都和直播有關的。“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音樂節會直播北京草莓的主舞臺,和上海爵士春天。都是直播。”吉術齋創始人徐遠卓說。

     

    徐遠卓是最早做互聯網音樂直播的那么幾個人中的一個。2013 年,樂視 Live 生活找到吉術齋,他們合作完成了“她們”系列演出的現場直播。

     

    吉術齋參與制作的 2014 年汪峰鳥巢演唱會直播被認為給之后興起的音樂直播市場“開了頭”。140 人制作團隊、22 臺機位、1 個無死角創造沖擊力大場面的萬向鷹眼,單價 30 元的線上直播虛擬門票賣出了 4.8 萬張。

     

    圖片來自吉術齋

     

    人們開始相信,音樂現場的直播是件有門檻的事兒,而且觀眾愿意為此買單。

     

    摩登天空在去年 4 月成立了子公司,推出“正在現場”APP。 3 個月后,張北音樂節創始人李宏杰推出了另一款音樂現場直播的 APP “野馬現場”。這個只有 20 人的團隊去年直播了 172 場音樂演出,今年打算翻一番。

     

    大公司也看到了其中的機會。騰訊視頻 Live Music 音樂總監鄧林海在去年 8 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對于中國的互聯網用戶來說,演出是很稀缺的東西。

     

    去年一年,音樂直播在騰訊視頻直播的場次中占 61.1%。不過,這些直播僅僅指演唱會直播,而不包括音樂節。

     

    “音樂節是我們明年的方向。”鄧林海在一年前說,相比起劇本嚴格的演唱會,音樂節的直播難度更大一些,現場音樂節玩嗨的氣氛很難在直播中體現出來。

     

     

    在場感

     

    在舌頭樂隊的一次音樂節演出上,一位觀眾的錢包被盜,一幫人追著小偷打,這甚至引來了主持人上臺維持秩序。

     

    直播愛好者邵強是在電腦屏幕前看到這些的,印象深刻。他覺得“同步看還是有現場直播的感覺,多少有現場感”。

     

    邵強曾經在 2014 年把直播引入麻雀瓦舍 Livehouse ,當時直播還沒那么熱,技術上也不成熟。直播團隊只有一個機位,樂隊在顯示屏里一會兒放大一會兒縮小。

     

    情況在大部分的直播團隊那里持續到了 2015 年,鄧林海在去年 8 月提及直播的技術問題時仍然停留在單個機位。“多機位在各端的產品上怎么展現,甚至包括一些新技術怎么應用,這是 Live Music 今年下半年要做的事情。”鄧林海說。

     

    技術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吉術齋樂于在一些行業內的網站論壇分享拍攝時機器的參數設置、機位設置如何影響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最大程度地體驗演出。經驗同樣如此,如果恰好抓到點煙、掐煙的鏡頭,會制造出一種具體可感知的現場氛圍。

     

    但還有一些損失“沒法減少”,徐遠卓說,過去他曾經擔心,現場視頻精益求精,總有一天再沒有人去現場看演出了。但后來,他改變了想法,認為“現場的氛圍是視頻無論如何代替不了的”。

     

    “就算拍的再好,你在家里看視頻也都是一個人,或者再加一兩個朋友,周圍是一成不變的氛圍,但你在現場的話,那種聲音、視角,包括溫度,濕度,和旁邊的人觸碰的感覺音響震擊的感覺,這些都是獨特的。”徐遠卓說。

     

    一些人在拒絕收看音樂節直播時給出了差不多的理由。邵強在收看直播時,總是會主動調低對聲音的預期,因為他對一種叫“音場”的東西很著迷,這種混合了空間和周遭環境的東西賦予了音樂現場一些捉摸不透的東西。

     

    但梅二覺得,在場的本質其實就是分享。“就像看足球一樣,就算不在現場也要叫一個人聚一塊喝著酒看電視。哪怕我是一個人在家看球,也要拉一個群,邊看邊在群里罵。”在幾個月前收看民謠音樂人小河的音樂肖像演出時,梅二也加入了一個討論群。

     

    小河的音樂肖像演出,圖來自ONE影音/童暢

     

    在北京、上海草莓音樂節“正在現場” APP 的直播間,盡管交互設計得有些簡陋,但這些互聯網的音樂節觀眾看起來熱情飽滿。有人喊,大家不如約在某天某點一起在線上收看某個樂隊演出。

     

     

    等待 Prodigy

     

    英國樂隊 The Prodigy 被邀請參加 5 月 1 日晚的北京草莓音樂節,對摩登天空和樂迷們來說,這都是件大事。 The Prodigy 曾兩次獲得格萊美提名,它總在各大音樂節壓軸出現。

     

    The Prodigy 在 2016 北京草莓音樂節演出時的航拍圖,圖片來自吉術齋

     

    一位收看直播的觀眾把自己的 ID 號改成了“等待 Prodigy”,結果卻大失所望——樂隊只授權了三首歌直播,并且要求直播平臺不提供視頻回放。晚上 8 點 25 分,樂視音樂在樂視直播平臺上發布了這條官方消息。

     

    邵強記得,從 2014 年起,樂隊對直播的態度就一直有所保留(除了一些剛剛出道的樂隊出于宣傳的考慮,會挺歡迎直播的模式),真正推進這件事飛快發展的是像摩登天空和 Livehouse 這樣的組織方。

     

    樂隊一部分是出于對票房的考慮,他們擔心,如果人們養成了在網上收看音樂現場直播的習慣,再也沒有人會掏腰包為他們的演出買門票了。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現場演出和音樂節的票房并沒有因此受到沖擊,即便音樂節的票價幾乎每年都在攀升,但總是能很快售罄。

     

    問題就在于,人們是否同樣愿意為音樂節的直播付費呢?

     

    如果是潮流明星的大型演唱會,情況可能會好一些。騰訊音樂在去年 10 月推出了 Big Bang 演唱會的付費直播,有接近 12 萬人預約。

     

    但李宏杰認為,對于直播張北音樂節和一些獨立音樂人小型音樂現場的“野馬現場”來說,付費還沒到時候,“怎么也得過三年”。這意味著,對大部分樂隊來說,票房分成也不是一件近期可以實現的事。

     

    對公司來說,直播收獲的版權可能是他們更關心的問題,沒人可以斷定,這些音樂現場的版權是否會像影視劇的版權那樣水漲船高。鄧林海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解釋說,騰訊視頻 Live Music 并不只是簡單地購買版權,他們也會參與到前期的內容設計中去,甚至可以適當地給樂隊提供費用。

     

    在今年 3 月接受《好奇心日報》采訪時,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說,視頻版權和音頻版權的授權營收增長很快,可能它將幫助摩登天空 2016 年的營收提高一倍。

     

    不過,西湖音樂節的創始人朱建對音樂現場直播平臺的未來有些擔心,他的理由是,國內好的樂隊和音樂人還是太少了。如果撇開拍攝和導播的差異,這些看似珍貴的直播版權之間,其實都差不多。 

    娛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