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上海車展將在 4 月 20 日,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各個汽車商場將會帶上自己的新車型、新概念、或者新技術等亮相,《好奇心日報》為你整理挑選了一些你可能會在上海車展上看到的那些新東西。
今年的上海車展共有 1343 輛車參展,其中概念車有 47 部,并有 109 個車型在上海車展上全球首發。
跑車永遠是車展上最亮眼的(也是最擁擠的展臺),它們吸引人的外形,還有那些令人驚訝的動力性能數據,集合了汽車廠商稱之為最卓越的技術和最極致的審美,也是各大頂級汽車廠商們最得意的作品。
-
法拉利 488 GTB
此次上海車展,法拉利 488 GTB 將完成它在亞洲的首秀。
據了解,法拉利為 488 GTB 配備了最好的空氣動力學裝置,不僅能夠大幅度降低風阻,還能額外為車輛提供 50% 的下壓力。另外,法拉利 488 GTB 的 0-100 km/h加速時間為 3.0 秒,極速可達 330 km/h。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旁人也大概就只能看到一道耀眼的紅色閃電了吧。
-
保時捷 911 Targa 4 GTS
說到跑車是絕對不能不提這家有著 85 年歷史的跑車品牌的。這次的上海車展上,保時捷帶來的是 911 Targa 4 GTS,這也是這款車的亞洲首秀。
保時捷 911 Targa 4 GTS 的 3.8 L 八缸引擎能夠讓該車在 4.3 秒內加速至 100 km/h,最高速度可以達到 300 km/h。考慮到這輛車是敞篷車,在極速飆車的時候,還真是「拉風」。
-
蘭博基尼 Aventador LP 750-4 Superveloce
蘭博基尼 Aventador LP 750-4 Superveloce 將在上海車展上完成亞洲首秀。 目前,這輛車已經開放預訂,官方指導價在 800 萬元人民幣左右。
Aventador LP 750-4 Superveloce 由靜止到 100 km/h 的加速時間僅為 2.8 秒,最高車速可達 350 km/h。不過,看到這個價位嘛,還是好好欣賞這輛車吧。
順便說下,換了兩任中國區總裁的特斯拉,今年也會亮相上海車展,沒有新車型,而是 3 款新顏色的 Model S
概念車代表著汽車廠商對于汽車未來的想象,所以雖然概念車可能永遠也沒有量產的可能,但卻同樣在車展上備受矚目。
-
Jeep 自由俠 Hard Steel 概念車
Jeep 自由俠 Hard Steel 概念車已經在一個月前的日內瓦車展上亮相過了。此次在上海車展的亮相屬于國內首秀。
獨特的金屬拉絲車漆,并配有一截拖車,讓這款概念車看上去格外與眾不同。拖車內部配備有一塊巨大的液晶顯示屏,其中集成有 WiFi 熱點功能,還能提供大量的在線服務,包括在線音樂、在線視頻、Facebook、Twitter 等。
-
奧迪 Prologue Allroad 概念車
在此前的洛杉磯車展和日內瓦車展上,奧迪分別推出了 Prologue Coupe 概念車以及 Prologue Avant 概念車。此次的 Prologue Allroad 概念車也是前兩款車的延續。這款車也將成為未來 A6 Allroad 的雛形。
-
長安三廂轎跑概念車
這張預告圖上的汽車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蝙蝠俠的那輛蝙蝠車。全黑的車身,外加粗獷的大燈設計,倒是和「長安」這兩個字的意向十分吻合。官方稱這輛車加速到 100 km/h 僅需 4.12 秒,如果屬實的話,性能也可以算是比較優秀了吧。
前兩種車離普通人的生活還是稍微遠了一點。還是來看看大眾豪華車吧,雖然還是很貴,但至少可以當做奮斗目標。
-
寶馬 X 系
據透露,寶馬 X5 M 以及 X6 M 將會在上海車展上正式亮相。寶馬全新一代 X5 M 將搭載 4.4L 雙渦輪增壓 V8 發動機,最高速度可以達到 250 km/h。
-
奧迪 Q7 e-tron
全新奧迪 Q7 在去年 12 月的底特律車展上發布,而奧迪此前在今年 3 月的日內瓦車展上發布了 Q7 e-torn 3.0TDI quattro 車型, Q7 e-torn 2.0 TFSI quattro 車型將在上海車展上全球首發,純電動續航里程約為 53 公里,將電池充滿電只需 2.5 小時,總續航里程達到 1020 公里。
-
英菲尼迪 Q70 L
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款英菲尼迪 Q70L 曾在 2014 紐約車展發布,新車相比老款車型對外形設計進行了修改。引入國內的新款英菲尼迪 Q70L 采用長軸版設計,相比標準版車型加長了 150mm。
-
樂視和北京汽車合作的互聯網汽車
據說,這一次樂視和北京汽車合作的互聯網汽車要在上海車展上登場了,而現在還沒有人知道這款汽車會變成什么樣。
2014 年雙方分別投資美國電動汽車設計公司 Atieva,拉開了戰略合作的第一步。今年 3 月 23 日,雙方簽訂合作協議,表示兩者將以“輕資產+技術驅動”的理念為合作基礎,共同致力于打造互聯網智能汽車及汽車生態系統。
-
和《碟中諜 5》捆綁在一起的寶馬 M3
前些日子,派拉蒙終于放出了《碟中諜 5》的預告片花,在那里,湯姆·克魯斯駕著寶馬 M3 上演了讓人眼花繚亂的飆車場面。作為《碟中諜 5》獨家汽車合作伙伴的寶馬,也會在上海車展上帶來這一款寶馬 M3 。不過,在上海車展上肯定是看不見飆車場面的。
-
宋、元比亞迪
這不是六七百年前的比亞迪。這是比亞迪即將在上海車展上推出的兩款新車,名字分別叫宋和元。這是繼比亞迪推出秦、漢和唐之后的作品。我們挺好奇的是在推出了“比亞迪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后,他們要推出什么。
過去的一個月里,蘋果手表的測評泛濫成災,這只能說明智能穿戴設備真的是太火了。看看汽車廠商們是怎么和智能手表合作的吧。
-
寶馬 BMW i 遠程助理 APP
在年初的 CES 消費電子展上,斬獲了本屆 CES 創新大獎的就是寶馬的智能手表。嚴格說來,應該是寶馬搭載在三星 Gear S 智能手表上的 BMW i 遠程助理 APP。
這款 APP 能夠告訴車主車輛現在的狀況,包括續航里程、蓄電池電量以及車輛位置信息。車主也可以利用 APP 監控車輛的充電過程、鎖定車門、啟動發動機以及在停車場中找到自己的車輛。
最讓人心動的功能莫過于,這款 APP 可以配合導航軟件使用,根據車輛的電量以及充電站的位置安排線路。考慮到寶馬 i3 是純電動車,而且普通配置下的續航里程只有 160 公里,這樣的功能還是非常必要的,至少免去了為了尋找一個充電站而焦頭爛額的尷尬。
不幸的是,這款 APP 獨屬于三星智能手表,而且只能和 BMW I 系純電動車匹配。
-
現代汽車 Blue Link smartwatch APP
現代汽車選擇和 Android Wear 智能手表合作,開發 Blue Link smartwatch App。功能和寶馬的 APP 也大同小異。不過,因為這款 APP 能夠和所有的安卓智能手表兼容,所以開現代的車主在手表的選擇上應該會更多一些吧。
-
還有格調高一些的奧迪
相比之下,奧迪的智能手表的格調就要高很多了。因為奧迪做的可就不僅僅是 APP 了,而是委托 LG 定制的一塊真正的手表。金屬材質的機身,皮革的腕帶,只要不細看,還是能冒充一下高端定制手表的。
不過,外觀再酷炫,奧迪智能手表的功能也和寶馬還有現代的 APP 差不多,也就是控制車輛并且監控車輛情況。
1964 年,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預言 2014 年,車輛能夠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行進。現在已經 2015 年了,但是真正的自動駕駛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實現。不過,從理論上來說,自動駕駛的實現依靠著許許多多的技術模仿人類駕車時的行為組合,包括計算機視覺系統、路況判斷系統等等。所以,即使現在還沒有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我們還是可以看看那些幫助我們通向自動駕駛的技術究竟已經發展到了怎樣的程度。
-
寶馬駕駛輔助系統
在寶馬車配備了激光掃描儀之后,寶馬駕駛輔助系統將能夠充分掃描周圍的情況。在結合了車輛自身的定位系統之后,寶馬車將能夠在車輛即將撞上障礙物的時候提示司機。在出現司機無法反應的情況下,寶馬車還將自主判斷是否應該采取制動,從而避免車輛與障礙物之間發生碰撞。
此外激光掃描儀還可以幫助車輛完成自動泊車。激光掃描儀可以采集停車場的平面圖和車位的實施狀況。這樣的話,即使沒有駕駛員,車輛也能夠識別停車場的車位,從而自主完成泊車系統。
-
Budii 概念車可收藏方向盤
Buddi 概念車是瑞士廠商 Rinspeed 的心血之作。這款車在 3 月的日內瓦車展上剛剛驚艷亮相。基于寶馬 i3 研發,Rinspeed 為其在車頂配備了一個可伸縮的激光掃描儀,根據其收集的前方道路數據,Budii 概念車會自動調整懸架和底盤高度,并控制方向從而通過或繞開前方障礙物。
更有趣的是 Buddi 概念車的方向盤。在不使用方向盤時可以將方向盤收藏在中控臺之后,當然也能在左舵和右舵之間任意切換。換句話說, Buddi 概念車能夠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暢通無阻。
Budii 概念車大概是現在所有的車輛中離完全的自動駕駛最近的一款的了。依靠著硬件及軟件的配合,收集、處理及儲存周圍環境信息、觀察路上其他車輛的行車狀態,為之后路程作出部署,正因為這種前瞻性駕駛模式可以避免意外,可以令街道行車更加安全。
可惜的是 Buddi 概念車大概并沒有量產的機會吧。
還有其他的很多……
-
特斯拉宣布,今年夏天即將推出的 Model S 系列中將添加公路自動駕駛功能。
-
沃爾沃的 XC 90 將能夠在車輛保持較低時速的情況下進行自動駕駛。
-
奧迪和 Delphi 的自動駕駛汽車實驗,完成了從紐約到舊金山的長達 3400 英里的旅程。
……
這個列表還可以繼續寫下去,不過這并沒有什么太大意義,因為,從純理論的角度上來說,在自動的駕駛的領域內,其實所有的相關技術都大同小異。在車輛上安裝上許許多多的傳感器,作為車輛的眼睛和耳朵。自動駕駛軟件作為車輛的大腦,識別傳感器發來的數據并對車輛下達指令。即使是谷歌的自動駕駛系統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儀也都逃脫不開這樣的模式。
自動駕駛可能最終將會成為現實,只是它的價值是否被高估了?
科幻電影里,宇宙飛船的船長在操控飛船的時候,面前都是無數個液晶屏。雖然你可能一輩子都開不了宇宙飛船,但也可以體驗一下被液晶屏包圍的感覺。
-
奧迪 Prologue Avant 概念車
奧迪新推出的概念車 Prologue Avant 就能夠實現這一點。奧迪在整個儀表板上集成了三張觸控屏。其中,方向盤上的兩個觸屏針對司機而設,帶有鋁材包邊,方向盤左邊的觸屏用于控制輔助功能,右邊的則被用來管理多媒體。最后一張觸控屏被安裝在副駕駛的正前方,可以讓乘客自行調節娛樂功能。
而且這些觸控屏之間還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比如當駕車人需要導航的時候,坐在副駕駛的人就可以在面前的觸控屏上找好導航路線,然后發送到駕駛員面前的觸控屏上。
也無需擔心這些觸控屏會對駕駛員的安全行駛造成干擾。觸控屏會根據車輛的使用情況伸縮。觸控屏本身也帶有一定的曲率,使得駕駛員能夠輕松操作觸控屏,就像駕駛員能夠輕松操作傳統的儀表盤一樣。
-
大眾全觸控技術
相比之下,大眾做得更加徹底,它的全觸控技術讓傳統儀表盤和物理按鍵徹底從車里消失。取而代之的也是三塊大尺寸的液晶顯示屏。
這款大眾高爾夫 R Touch 概念車上配備的三塊觸摸屏分別是 12.8 英寸、 8.0 英寸以及 12.3 英寸,分別取代了之前傳統的中控區、空調區域以及儀表盤。所有的車輛操控,包括燈光、后視鏡以及天窗的控制,都由這套系統完成。
最酷炫的地方在于,為了避免液晶屏上的誤操作(想想在手機屏幕上按錯鍵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這套全觸控系統還支持體感操作。用戶可以通過一系列不同的手勢來操控汽車。如果日后,你看見某輛大眾車的司機在駕駛座上手舞足蹈,別擔心,他可能正在很認真地開車呢。
-
看看這些液晶屏背后的硬件廠商
在取消一切的物理儀表盤和按鍵的努力中,硬件廠商居功至偉。英偉達(NVIDIA)在年初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發布了“NVIDIA DRIVE CX”系統。這套系統作為車載系統的解決方案,可以向車主提供 3D 導航,并且監控車輛的各項數據。
既然是 3D 導航這樣的功能,想必物理儀表肯定是無法承載的了。換句話說,想要享受 NVIDIA DRIVE CX,你需要在車內安裝雙屏幕 4K 顯示屏或車內四屏幕全 HD 顯示屏。
不過,液晶屏現在也不吃香了。奧迪的設計總監就說要把液晶屏從汽車里拿出來。各種汽車廠商便以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試圖把液晶屏從汽車里趕出去。
-
捷豹路虎的智能玻璃技術
在路虎發現 Vision 概念車中,所有的玻璃包括車窗、全景車頂以及擋風玻璃都用上了平視顯示技術。它的好處是可以提高可見度,并且讓一切所需要的信息直接投射的玻璃上。它也可以直接把視頻畫面投射在玻璃上。甚至,它還可以實現人機交互,也就是說你可以把汽車玻璃當成你 iPad 的屏幕來用。
當然智能玻璃還有些更智能的地方,比如當你開車路過東方明珠的時候,智能玻璃會自動彈出一個網頁頁面提供東方明珠的介紹。嗯,感覺看到了又一個可以做廣告的地方。
-
寶馬 MINI 的智能眼鏡
和路虎選擇把液晶屏放在玻璃上不同,寶馬選擇把液晶屏放在眼鏡上。 眼鏡和車載系統對接后,導航、車速、里程數、附近停車場、加油站、餐廳等等都會標注在眼鏡呈現的現實場景中,根據設置按需出現,保證盡量不干擾你的視線。
這款產品將在上海車展上首發,看上去雖然很酷炫,但是強烈抗議這種對近視人群不友好的行為。
新能源汽車這樣東西已經不算太過新鮮了, 事實上,像電動車這樣的被我們稱為新能源汽車的東西早在 1834 年就被安德森制造了出來。這比內燃機汽車,也就是汽油車的出現要早了半個多世紀。
不過,雖然新能源汽車早就有了,但是怎么利用新能源來為汽車提供動力支持卻一直是汽車廠商研發的一個重要部分。雖然以特斯拉為首的鋰電池電動車似乎占據了市場的大部分,但是同樣有許多的廠商另辟蹊徑,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找尋不一樣的來源。
-
液態電池
在 3 月的日內瓦車展上,出現了一款液態電池。對,你沒有看錯,這是用兩個 250 升燃料箱拼成的電池,兩個燃料箱中分別使用了兩種不同的離子液,從而為電池提供動力。而且,這款電池的性能相當優越,續航里程設計為 800 公里,比前一代產品提升了接近 30%。而且,據稱因為這種液態電池中使用的液體既不是可燃物也不是有毒物質,所以相當環保。這樣的液態燃料電池在所有的電動車廠商中可謂是獨此一家。
這款液態電池將被搭載在 NanoFLOWCELL 開發的 QUANT F 電動汽車上。配合著該車的驅動系統,這款電池將能夠幫助 QUANT F 電動汽車達到 300 公里每小時的最高時速。這些數字意味著這款電動車的動力性能已經能夠和大部分跑車匹敵。
-
豐田氫燃料電池
在 1 月的北美車展上,豐田推出了一款搭載了氫燃料電池的 FCV 概念車。與傳統的鋰電池不同,氫燃料電池輕便,而且由于其提供動力的方式是和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水,所以氫燃料電池對于環境也毫無污染。所以氫燃料電池被認為是最理想的能源之一。
這款 FCV 概念車加裝了一個 70 兆帕的高壓儲氫罐,其最高續航里程將能夠到達驚人的 700 公里,比起現有的鋰電池電動車顯然是一個不小的飛躍,也已經遠遠優于當前的所有的汽油車。此外,在豐田對于加氫技術的幫助下,充滿這樣一個高壓儲氫罐僅需要 3-5 分鐘,也就差不多是汽油車在加油站加滿一箱油的時間。在動力性能上,FCV 概念車的最高時速為100 英里/小時(約合 161 公里/小時),0-100 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大約 10 秒左右,這個表現基本上和 1.8L 汽油車型相仿。
據了解,這款概念車的量產型將在 2016 年 3 月在日本本土上市。這款 FCV 概念車現在已經被正式命名為 Mirai,將會亮相今年的上海車展上。
對于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和普及,豐田可謂是不遺余力。豐田宣布將在 2020 年之前開放豐田單獨持有的氫燃料電池專利,包括燃料電池控制相關專利約 3350 件、高壓氫氣罐相關專利約 290 件以及與氫氣加氣站相關的約 70 件專利。此外,豐田還將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金融支持,包括向商用車領域推廣燃料電池技術和投資建設氫燃料供應基礎設施等。
然而,阻止氫燃料電池汽車普及的就是目前加氫站匱乏的事實。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為例,加州有將近 10000 座加油站,但卻只有不到 40 家加氫站。
上海車展要搞線上車展了,不過不是官方弄的。
上海車展期間天貓汽車將聯合捷豹路虎、福特、MINI、現代等眾多品牌車企線上同步辦展,總計 140 余款車型將在天貓發售,其中 30 多款為上海車展的新車型。
亮點是,此次天貓還為使用余額寶買車的客戶提供了優惠,那就是余額寶支付的定金 ,在提車前可照常享受余額寶收益。
還有車展前的促銷大戰。
4 月 6 日,上海大眾啟動全系產品官方降價,最高優惠幅度達萬元。 4 天后,長安福特宣布,全系車型除新蒙迪歐和銳界外,免購置稅。北京現代隨即響應,宣布旗下產品除 ix25 ,貸款購買所有產品全部免息兩年。最后,一汽大眾宣布購車可享“保險、零利率、置換補貼”,優惠最高可達 7800 元。
最后,就是這次的上海車展上看不到車模,也看不到 12 歲以下兒童了。呵呵,你可以去好好看車了。Enjoy